春来市暖花先知——从“亚洲花都”交易大数据看消费加速回暖
新华社昆明2月9日电(记者赵珮然、亚洲花都杨静)姹紫嫣红的从交鲜花、娇翠欲滴的数据速盆栽……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场,“花二代”华人用手机直播市场内花卉的看消情况,并与国外客商对接花卉进出口事宜 。费加
几名花商在昆明斗南花市询价(1月31日摄) 。亚洲花都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
位于滇池东岸的从交斗南花卉市场,素有“亚洲花都”之称,数据速是看消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,被誉为我国花卉的费加“市场风向标”和“价格晴雨表” ,鲜切花从这里通过航空 、亚洲花都冷链运输等方式销往国内各地及日本 、从交泰国、数据速越南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看消
今年元旦到元宵节期间 ,费加位于斗南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交易量不断走高,迎来鲜花消费热 ,单头玫瑰等品类价格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 。
华人从2012年便开始从事花卉进出口贸易。“这得益于父亲的影响。”华人说,二十世纪80年代,他的父亲成为当地最早的一批花农之一,自此之后家人便和花卉结下不解之缘。
“东南亚对盆栽、鲜花的需求量比较大 ,我们能提供稳定供应。”华人说 ,随着疫情形势好转,他感到市场正逐步转暖 ,2022年他进口了约100万株兰花苗 ,培育好的兰花已经陆续上市。
游客在昆明斗南花市参观游览 、选购植物(1月31日摄) 。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
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顾朝飞说,春节期间,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量约7756万枝,交易额超过1亿元,市场日均游客量超2万人次;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春节期间拍卖交易总量达1160万枝 。
这是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拍摄的运输鲜花的台车(1月3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
在昆明国际花拍中心的拍卖大厅,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根据屏幕上显示的鲜花品种、等级、价格等情况,快速判断是否抢拍,待整场拍卖结束后,拍到的鲜花就会进入打包环节 ,随即装车发送至各地 。
“节后的婚庆